飲食之道在於分別心,分判鑑別,辨識品味材質的纖毫之異,修辭亦然。這些用語各有精微差異,例如 gourmand 暗示食慾好,不挑嘴;epicure 強調官能感受,較為龜毛挑剔;gastronome 偏重知識學養,而 bon vivant 和 connoisseur 雖說品味高尚雅致,卻有些恃傲之意,近乎勢利的 food snob了。
而相對於中文,英文對貪嘴比較寬容,貪食(gluttony)雖是古代的七宗死罪,但現在已沒有嚴厲的譴責之意,貪食者(glutton)指的是飲食過量,而非食慾饞念,其用法有時更是正面的,形容對事物的耽迷酷愛,如 a glutton of books 就是手不釋卷的愛書人。
28 May, 2013
美食家的英文
28 October, 2010
思果 - 翻譯研究
無意間看到書櫃中的一本書,思果寫的「翻譯研究」, 才想起,這本書自買來之後只翻過一次,買的原因是網路評價不錯。 翻了前面幾頁,覺得相當不錯,節錄如下:
翻譯的學問真是博大精深啊!嚴復所說的信、達、雅翻譯的三個要求,向來談的人多得很,我以為他說的「雅」字根本有問題,不如改為「貼」字。用現代的話來說:
- 信是指譯者對原作者負責,把他的原意用中文表出,不要表錯。
- 達是譯者替讀者服務,作者的原意雖然已經表達出來了,也要讀者能看得懂,才算盡職。
- 貼:譯文也確實,讀者也懂,但是,原文的文體、氣勢、說話人的身分等各方面是否做到恰如其分的地步呢?這就牽涉到貼切不貼切的問題了。
嚴復說的「雅」是「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要求的是「爾雅」,現代的中文應另有標準。我說的貼切,就是譯什麼,像什麼。舉一個簡單例子。張教授和王教授兩位老先生約好時間在一家餐館會面,臨走時張教授說了一句:Well, I’ll be there。 這一句若照信、達、貼的標準,可以有三個譯法:
- 信:「好了,我會在那裡。」(無懈可擊的忠實譯文)
- 信、達:「好了,到時我在那裡等你。」(明白曉暢的譯文)
- 信、達、貼:「就這麼說吧,我到時在那裡恭候。」
「我會在那裡。」也不錯,但讀者讀了,覺得有些不大像話,意思也不大明白:「我在那裡等你」很明白,的確我們和朋友約好會面,末了也會這樣說的。但是這句話是誰說的呢?是一位老教授和另一位老教授說的。這種人在這種情形之下,是這樣說話的嗎?好像不大對。於是改成第三式。
13 October, 2010
從希臘神話學英文單字
才知道 希臘神話 (Greek Mythology) 是許多英文單字的源頭,比方說下面這段
上面三個單字我都認識,可是從來不曉得之間的關連性, 原來認識英文單字也可以這麼有趣。底下再摘錄一段在英文裡,muse 這個字作為名詞,指原來希臘神話裡的文藝女神,延伸下來又指藝術,特別是詩歌文學創作的靈感。muse 這個字作為動詞是沈思、默想的意思。museum 是藝術館、博物館,這個字源自希臘文藝女神們 muses 的殿堂;amuse 就從原來引人深省轉變為使人快樂的意思。
源自愛神 Venus 的名字,在英文裡,venom 原來是愛情的口服液的意思,現在演變成毒藥,特別是毒蛇分泌的毒液;venerate 是崇拜的意思,因為愛而崇拜,而維納斯女神代表的就是愛情;venereal 是形容詞,venereal disease 是性病的意思。
14 September, 2009
論語 · 為政第二
下面的翻譯來自 James Legge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The Master said:``
At fifteen, I had my mind bent on learning.
At thirty, I stood firm.
At forty, I had no doubts.
At fifty, I know the decrees of Heaven.
At sixty, my ear was an obedient organ for the reception of truth.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what my heart desired, without transgressing what was right."
31 May, 2009
04 April, 2009
托福考試用書
在 Ptt 托福考試板 調查了一些評價不錯的托福考試用書:
- 聽說讀寫: 知英的 TOEFL-iBT 高分托福系列
- 字彙: 托福分類字彙
- 托福考試官方指南: The Official Guide to the NEW TOEFL iBT ,簡稱 OG
書的價格如下:
繁體 | 簡體 | |
閱讀 | 702 | 230 |
聽力 | 702 | 230 |
口說 | 432 | 190 |
寫作 | 540 | 240 |
OG | 1223 | 390 |
字彙 | 432 |
繁體價錢是以博客來為準,知英跟字彙都打 9 折(之前有打 8 折), OG 沒打折,簡體價錢是以奇摩拍賣 留學家族 為準。 繁體書的價格我覺得太貴,後來發現有簡體書可以買,內容好像一樣, 字彙不算在內,繁體與簡體的價差是 3599 - 1280 = 2319 元, 差距有點大,所以除了字彙我打算買簡體的,雖然簡體書的質感會比較差。
此外,我想提一下這一本書「 旋元佑文法 」, 在舊托福時代,文法是考試的其中一科, 所以那時文法書應該很暢銷,我妹剛好有買這一本。 我在念博班,常常需要寫文章,英文文法當然是要強化的一環, 網路上對這本書的評價很高,於是就拿來 K 了。 這本書實在令人驚豔,它改變了我對英文文法的認識, 一直以來,我認為文法都是靠死背或是死記, 可是這本書卻是教人以邏輯判斷來理解文法, 實在是了不起的想法。 不過,這本書已經絕版了,奇摩拍賣上還有得買, 只是 價錢 是出人意外的高,至少是原價 360 元的兩倍以上, 如果真的對這本書有興趣,又找不到人借,可以試試搜尋引擎,會有相當多的相關結果。
20 September, 2007
兩個英文單字:detail, infinite
最近要寫一篇 paper 投到 IFAC 2008, 需要用到一句話「至於更詳細的討論」,很直覺地就翻成 for a detail discussion,用 google 一查,覺得很奇怪, 怎麼才 534 項查詢結果,這句話應該很常用才對, 於是再查一下 detail 這個字,喔喔,原來 detail 不能當形容詞,所以這句話應該翻成 for a detailed discussion 才對,這次用 google 就可以查到 1,310,000 項查詢結果。
此外,還會用到「無限多個元素」這個詞,一樣很直覺地翻成 infinite elements,用 google 查詢的結果有 42,900 項,可是總覺得怪怪的, 查了 infinite 這個字是形容詞沒錯,意思是無限的、極大的,仔細一想,才發現我會錯意了, infinite 並沒有無限多個的意思。 後來腦中浮現了 infinitely many 這個形容詞,因為記得看過別人這樣寫, 用 google 查詢 infinitely many elements 的結果發現這才是正確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