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May, 2013

美食家的英文

最我太太想要開一門飲食文學的課, 要我幫她買書,所以我也開始涉獵這方面的書籍, 除了之前寫過的「一個旅人,十六張餐桌」外,焦桐也寫了許多飲食相關的書,如「暴食江湖」、「臺灣味道」、「臺灣肚皮」、「臺灣舌頭」,此外,蔡珠兒的「紅燜廚娘」、「饕餮書」、「種地書」也頗受好評。 禮拜五從台北回台南的高鐵上讀完了饕餮書,頗有收穫,底下摘錄自序中的一小段:
飲食之道在於分別心,分判鑑別,辨識品味材質的纖毫之異,修辭亦然。這些用語各有精微差異,例如 gourmand 暗示食慾好,不挑嘴;epicure 強調官能感受,較為龜毛挑剔;gastronome 偏重知識學養,而 bon vivant 和 connoisseur 雖說品味高尚雅致,卻有些恃傲之意,近乎勢利的 food snob了。
而相對於中文,英文對貪嘴比較寬容,貪食(gluttony)雖是古代的七宗死罪,但現在已沒有嚴厲的譴責之意,貪食者(glutton)指的是飲食過量,而非食慾饞念,其用法有時更是正面的,形容對事物的耽迷酷愛,如 a glutton of books 就是手不釋卷的愛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