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永遠無法被化約為「去哪裡玩」,因為那忽略了海的聲音,樹的質地,山的顏色,雨的觸覺,濕度的嗅覺,移動的韻律,小吃的味道,公路上的空間感,古蹟裡的歷史感,以及與陌生人的交流。旅行的過程中,獨特的感官體驗刺激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想像力,喚起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那是一個充滿頓悟與啟發性的過程,不是閱讀或上網可以取代的。
摘自蔡志浩的部落格 Taiwan 2.0
人不是因為衰老才停止跑步,而是因為停止跑步才衰老 - Jack Kirk
旅行永遠無法被化約為「去哪裡玩」,因為那忽略了海的聲音,樹的質地,山的顏色,雨的觸覺,濕度的嗅覺,移動的韻律,小吃的味道,公路上的空間感,古蹟裡的歷史感,以及與陌生人的交流。旅行的過程中,獨特的感官體驗刺激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想像力,喚起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那是一個充滿頓悟與啟發性的過程,不是閱讀或上網可以取代的。
摘自蔡志浩的部落格 Taiwan 2.0
每每去陌生他者的房舍蒐羅一屋子的書,銀快也會不自覺地陷落入其主人形塑的空間氛圍或纏繞於書堆中的記憶,他時而納悶,怎麼會捨得扔掉這般好的書?殊不知一旦告別了這些書,與之連帶的、長久寄生於上的記憶與情感也將一併殲滅。銀快轉述香港作家梁文道曾在文章中描述過一則動人的故事:
一個不用功的大學生在書店當工讀生,偶然的情況下到了他最討厭的教授家收書,那教授已經往生了,家人打算將書處理掉。學生從教授的藏書中發現他對園藝、橋牌頗有興趣,書房一塵不染,且分類清楚,他突然覺得要是那些書被賣掉,就好像教授的靈魂被打散一樣。於是他湧現了一個念頭,計畫買下這批書,保全教授的精神,便花了兩年多的時間,以工讀金抵償書籍的費用。
「這個故事讓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動,其實一個人的藏書某種程度代表他的精神是投注在上面的,所以我會對這種事情有別於做生意之外的一種感悟。」銀快道出因著收書而湧生的一絲慨嘆,「我會進入不同人的家裡,他們允許我進去,因為我的特殊身份,可以窺看到我可能不該看見的東西,也可能經由交談瞭解他們過去的閱讀歷程。這既新鮮有趣,又有點感傷。因為他選擇跟我交易,就意味決定跟這批珍愛的藏書們告別。」